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压力容器,欢迎您的访问!

专注压力容器研发制造

全力打造国内压力容器行业领军品牌

服务咨询热线:

1505303331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海洋材料与装备领域每周情报 0411

  • 发表时间:2024-05-23
  • 来源:本站
  • 人气:2738

液氮储罐操作规程_液氮储罐找哪家_液氮储罐15m3液氮储罐公司

液氮储罐操作规程_液氮储罐15m3液氮储罐公司_液氮储罐找哪家

编者|付耀耀;排版|有料先生

液氮储罐操作规程_液氮储罐找哪家_液氮储罐15m3液氮储罐公司

专业科技服务,就找DT新材料!

液氮储罐操作规程_液氮储罐找哪家_液氮储罐15m3液氮储罐公司

国际动态

1. 美国PPG公司推出耐腐蚀酚醛环氧树脂船舶涂料

美国公司PPG近日宣布推出一种新的酚醛环氧树脂罐内衬——PPG Phenguard 985,这是船舶和储罐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优质油箱衬里旨在为各种腐蚀性化学品提供极高的耐化学性,并为含有脂肪酸的化学品提供更高的耐温性。PPG全球产品经理Bart Martens说:“PPG Phenguard 985罐内衬是我们PPG Phenguard系列的最新成员,采用正在申请专利的配方,可以在不影响耐化学性的情况下涂上两层或三层涂层,而不是传统的三层涂层,并且不会影响耐化学性。”PPG介绍说,PPG Phenguard 985罐体涂料对数千种化学品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它的关键价值在于它为300多种由脂肪酸组成或含有脂肪酸的不同货物提供保护。

2. 美海军“福特”级航母完成飞行甲板认证

近日,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空母舰已通过飞行甲板认证。福特级航空母舰全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空母舰,本级航空母舰的第一艘“福特”号于2005年8月11日开工建造,2013年11月9日正式下水,2017年7月22日服役,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2021年8月25日,美国海军第四艘福特级核航母正式开始建造,其计划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本级航母,以取代“尼米兹”级航母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新骨干。福特级航母于2021年11月完成了首次船员认证,12月达到了初始作战水平;2022年3月,其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计划增量可用性维护和海上试验任务,然后进入了飞行甲板认证阶段。

政策风向

1. 自然资源部发布《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指出:渤海、珠江口等地区的一批海上油气田勘探获重大发现,国内首个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我国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海上LNG产业链族谱再添重器,国内首艘17.4万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再气化装置顺利交付;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并网发电,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储能”海上风电场建设进入储能交付期;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长山号”正在海试;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在渤海海试成功,结束了水下采油树系统依赖进口的历史;海底高压主基站、海底光电复合缆等一批海洋经济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山东省发布《现代海洋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

4月6日,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以上;海上风电并网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新创建3~5处;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举办山东首届船舶与海工装备展。

产业方面:启动首批海上风电基地项目建设;加快“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研发建设;推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新建“牧渔1号”“牧渔2号”两座大型深水网;制定船舶与海洋工程优势特色装备和先进技术目录。

科技方面:推进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国船舶设计研究中心落户山东;依托山东省海洋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动海洋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产业跟踪

1. 中国成功发射第三颗“高分三号”陆海观测卫星

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3星。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01星、高分三号02星组网运行,三星携手在太空中织就一张“天眼网”,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将大大提升我国雷达卫星海陆观测能力。三星组网可实现一次成像就能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海洋拍下来,三星编队飞行还可快速形成有效的干涉基线,这一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地震监测、冰川运移监测、公路铁路形变监测和山体滑坡监测等。

液氮储罐找哪家_液氮储罐操作规程_液氮储罐15m3液氮储罐公司

2.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9Ni钢焊接工艺获三大船级社认可

近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陆续收到DNV、CCS和ABS三大船级社对企业9Ni钢手工焊焊接工艺评定的认可报告,为后续承接LNG制造、修理改装及储罐建造等项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9Ni钢主要用于制造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和运输船舶,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96℃,其强度高、低温韧性优异、焊接性能良好,是目前深冷环境下使用的韧性最好的材料。由于9Ni钢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磁偏吹,因此对焊接和焊工技能要求较高,焊接难度较大。在焊接工艺评定前,公司提前策划部署,做好充足准备工作,确保了9Ni钢在-196℃液氮条件下顺利完成冲击试验检测,最终所有试验项目均一次性通过,取得了三家船级社检验的认可报告。后续,公司将继续对9Ni钢埋弧横焊焊接进行试验研究。

3. 世界首座无砟轨道“大跨”高铁跨海桥成功合龙

4月6日,福厦高铁安海湾大桥合龙。这是世界首座无砟轨道跨海大跨斜拉桥,这是继泉州湾、湄洲湾两座跨海大桥后,福厦高铁又一座合龙的跨海大桥。和普通桥梁相比,跨海大桥还面临着海风海水腐蚀的考验。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形成的水膜,会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膜中含有一定量的氢离子,形成含有电解质溶液的薄膜,恰与钢铁中的铁和少量的碳构成原电池。“而海气中弥散的大量盐,又促使电子在溶液中快速移动,这种导电作用,加快了钢铁的腐蚀速度。”铁四院福厦高铁桥梁设计负责人曾甲华说。高铁工程结构的抗腐蚀标准是百年抗腐,针对钢结构的主要防腐方法,均是选用耐用的重防腐涂层。“在沿海地区高盐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依靠在钢梁表面刷漆的传统防腐方式,很难达到这一标准。”曾甲华说,为保证大桥的寿命长久,福厦高铁安海湾跨海大桥的索塔钢锚梁和支座采用了耐海洋大气腐蚀钢,填补了我国的钢种空白。所谓耐海洋大气腐蚀钢,是世界超级钢技术前沿水平的系列钢种之一,通过往钢材里加入微量镍元素,让钢材自身生成致密稳定的钝化锈层,阻止海水中氯离子的渗透,实现了“以锈制锈”的长效防腐效果。

4. 镇江船厂顺利交付53米多功能浮油回收船

2022年4月7日,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为宁波油港轮驳有限公司建造的53米多功能浮油回收船——“甬港联防一号”完工交付,顺利启航。该船可在沿海海域航行、作业,具有开阔水域溢油污染事故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海上溢油围控及清除作业等功能。船舶总长53.76m,型宽11m,型深5m,主机功率2648kW,浮油回收舱舱容500m3,最大回收油能力200m3/h。

5. 轻型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 “海威1号”成功投放运行

近日,由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设计的轻型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海威一号”,历经气囊滚动下水、远距离拖航(过琼州海峡)、上浮下潜试验、四角锚泊定位、海上各功能调试后,成功布放于湛江市雷州半岛西侧海域。该型养殖平台为箱型结构和桁架式结构的混合体,大幅降低了钢材用量,采用气压方式实现平台上浮下潜,有效降低了压载系统和管路成本,配备光伏等发电系统满足自动投饵、水质测量、视频监控、海水淡化等用电需求、实现海上能源自给自足。该轻型半潜式养殖平台可实现单位造价低于1000元/立方水体。

学界前沿

1. 海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海柔性管”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由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义俊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大技术专项 “超深水多用途柔性管的研制与示范”(项目总经费:2000万元)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项目验收。

该项目以打破国外垄断,研发新型深海管道为目标。完成了超深水多用途柔性管设计、生产、测试、检测、监测、安装与维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了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带及柔性管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生产了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单向带和碳纤增强聚醚醚酮单向带,并经过第三方测试;生产了玻纤增强聚乙烯柔性管、玻纤增强聚苯硫醚柔性管和碳纤增强聚醚醚酮柔性管及柔性管接头,并经过第三方测试;开展了500 m级矿浆输送柔性管规范化海上试验并通过海试现场验收。获得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和中国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

项目研制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带及柔性管部分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形成的柔性管设计分析技术、无损检测装备和智能化监测系统具有创新性,发明的“多层共挤内管” 生产工艺技术,大幅降低了耐渗透柔性管的生产成本。项目成果在油气输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液氮储罐找哪家_液氮储罐操作规程_液氮储罐15m3液氮储罐公司

2. 天津市极地与深远海装备创新中心获批组建

近日,天津市极地与深远海工程装备创新中心获得组建批准。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创新中心,致力于提升国产海工装备在极地与深远海冰区、智能海工与抗冰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上的全球竞争力。该项目采用“创新中心﹢联盟”模式,首批参与组建单位达10余家,联盟单位50余家,将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近期,创新中心将以海外深水平台、超长悬臂多功能作业平台作为“首台套”,实现极地冰区、深水作业、废旧油田拆除和产业化突破。同时,创新中心将通过建立冰区环境技术体系,针对不同等级的冰况,设计防冰、抗冰工程方案,重点解决制约极地及冰区油气田开发技术难题。该中心还将通过研究攻克深海装备原动机及辅助系统、智能推进器系统、冰区水下连接缆、控制单元及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深远海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3. 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建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双方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在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共建科学试验平台、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研究生、共享科技研发成果、共同探索管理创新机制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为加快推进海洋气象科技创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贡献科技智慧。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由中国气象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气象局和青岛市气象局联合开办,是国家级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立足国际水准、国家站位的总体定位,面向建设海洋强国需求,面向世界海洋气象科技前沿,面向海洋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开展海洋气象科学研究、观测试验、监测预报和海洋气象服务核心技术攻关,为国家海上防灾减灾、经济活动、远洋气象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编者简介

付耀耀,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规划战略处 主管,主要负责海洋工程装备及相关材料产业链及战略情报研究。邮箱:fuyaoyao@nimte.ac.cn.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357577119
服务热线:15053033312
售后服务:15053033312
电子邮件:357577119@qq.com
公司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济南路2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