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液体储槽操作规程.docx
- 发表时间:2024-05-19
- 来源:本站
- 人气:2599
6.61准备工作储槽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试验,管道、阀门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查。
6.11气密性试验储槽在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储糟停用较长时间后,在储糟充入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储槽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的空气或干氮气,试验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检查各阀门及焊缝处应无泄漏。
6.12吹除处理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还需用干燥无油的空气或干氮气对储槽内筒和管路系统进行吹除处理,使之去除潮湿空气。
6.13阀门仪表的检查在充入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否则应予以调整。
6.2充液操作
6.21首次充装及较长时期停用储槽恢复充液
6.211首次充装及较长时期停用储糟恢复充液前应按照
6.1的规定进行。
6.212置换清洗a.用金属软管将储槽上部进液(气)口C1与槽车的气相口进行连接。b.压力表阀G应处于全开状态,液面计亦应处于工作状态(液位计上阀LK液位计下阀L3处于开启状态,平衡阀L2处于关闭状态),其他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C.开启储糟的上部进液(气)阀V
2、气液通过阀V4和槽车的气相出口阀,向储槽进行充气置换清洗。当储槽罐内的气相压力达0.26分钟,然后通过放空阀E1进行放空。当储槽内压力降至零时,立即关闭放空阀E1od.初次置换清洗结束后,立即进行第二次置换清洗,操作程序与初次置换清洗相同。
6.213预冷a.用金属软管将储糟上部进液(气)口C1与槽车的液相口进行连接。b.开启储糟的上部进液(气)阀V
2、气液通过阀V4,微微开启槽车的排液阀,液体经管路汽化后,非常缓慢地向储槽上部喷淋口进行充气预冷。初次预冷的气相压力达
1.36风中,使储槽內罐充分预冷。此时不允许排气,让二氧化碳冷气保持在罐内。c.初次充气预冷结束后,开启储槽上部进液阀V2,然后开启槽车排液阀,缓慢向储槽顶部喷淋进液进行第二次预冷,当储槽内所充装的二氧化碳液体的体积达0.53分钟,使储槽再次充分预冷。
6.214充液操作a.当两次预冷结束达要求后,用金属软管将储槽下部进液口C2和槽车的排液口进行连接。b.开启储槽下部进液阀V3,然后开启槽车排液阀,缓慢向储槽进行充液。充液结束后,关闭槽车排液阀,然后关闭储槽下部进液阀V3,同时开启残液排放阀E2排掉残液。
6.215注意事项.充液时速度应缓慢进行,对充液管线及内筒进行冷却。b液体二氧化碳的汽化会使内筒压力急剧上升,此时可用放空阀E1放空泄压,但是槽内压力不可降得太低,且不得低于XXX,只要液源压力高于槽内压力,充液能够顺利进行即可。.
2.2进液操作程序a.用金属软管将槽车的排液口与储槽的快速充装接头C2连接好。b.微开槽车的排液阀V5,使少量的液态二氧化碳进入金属软管汽化,从残液排放阀E2处排除,对金属软管进行吹除置换。c.几分钟后,关闭残液排放阀E2,开启液体进出阀V3,让液体二氧化碳从下部进入储槽。d.当测满阀MV(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液体进出阀V3,停止充液。e.开启残液排放阀E2,排除充装管路中的残余液体。f.折除充装软管。
6.3供液打开排液阀V5通过C3向外供应液体。在储槽供液时,可通过开启增压阀V1保持或提高槽内压力。
6.4储存液体二氧化碳均为带压储存,除气液通过阀V4气体通过阀V
6、液位计上阀LK液位计下阀L3、三通阀V
8、压力表阀G、液体进出阀V3及排液阀V5的根部阀全开外,其余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注:一般情况下V4均处于常开状态)。但是应注意安全,储糟压力不得高于
2.16MPa,高于时应进行放空,同时也不允许低于
1.5MPao
6.5液体泵操作
6.51开机前的检查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螺栓和电接头是否准确就绪,检查所有管道接头部分的密封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6.52启动
6.521为冷却泵、全开贮槽上的气体回流阀、液体进液阀,该过程应首先打开气体回流阀,使泵头缸体的压力与贮槽平衡,然后再开进液阀,泵的吸入压力必须大于1.38Mpa,否则进入泵的液体二氧化碳将会形成干冰,导致泵无法启动。
6.522当泵冷却完毕(冷却时间约1分钟),泵即可开机,这时气体回流阀、液体吸入阀仍处于全开状态,排出管道上的压力表将显示逐渐增加压力时,迅速打开汇流排上连接钢瓶的阀门和瓶阀。
6.524调速电动机的起动涡流离合器宜在拖动机先行起动情况下,再通电,这样可以使拖动机处于空载启动,减弱拖动电动机所承受的电流冲击,然后缓慢的转动控制装置的主令电位器,使调速电动机的转速稳步上升。转速最高不超过600转/mine
6.525正常的启动工作,在启动后将有以下现象:(D泵的排出管道开始结霜;
(2)可听到轻微的震动声,证明泵的进排出阀正在工作;
(3)排出管路上的压力表将显示逐渐增加的压力。
6.53在泵开始工作期间,如果发现在系统的个别接头部位出现渗透,应停止充瓶工作。将渗透部位恢复正常,消除渗透故障,以防止由于渗透引起管路内二氧化碳形成干冰而阻塞管路。
6.54如果发出异常的声音,显示在压力管路中形成了过高的压力,则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
6.55正常充瓶工作完成后,应首先关闭泵的进液阀和泵的回气阀,然后再切断泵的电机电源,打开汇流排的放空阀放掉残液。(残液放完后,将放空阀关闭,以免空气进入管路内,防止结冰。)
6.56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则应首先切断泵的电机电源,停止泵的工作,(关闭进液阀、回流阀、瓶阀,打开放空阀,放掉残液,放完残液后,将放空阀关闭。充装中如停电也是如此)待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启动。
6.6注意事项
6.61液体贮存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阀正常工作,若为双阀,根部阀必须保证在常开状态。液相管线上相邻的双阀禁止同时关闭。
6.62储槽的停用及重新起用:短期内停用,一定不要将槽中液体排尽,以免重新启用时增加处理的麻烦。若维修需要.已将槽内余气排尽,要重新启用时,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吹扫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充装低温液体。
6.63槽车只有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灌场所进行充灌;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槽车在充灌装卸作业时,汽车发动机必须关闭。防止低温液体外溢,充灌液时5m内不得有明火。
6.64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C干净无油的热空气、热氮气或温水进行融化解冻。
6.65操作人员应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及其危险性。熟悉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6.66容器与槽车容器的外壳上大面积结霜、结露或日蒸发量异常大时,应及时进行检修。设备大修理应在产品制造厂或专业修理单位进行。
6.67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上干净易脱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上无钉皮靴,裤脚套在皮靴外面。
6.68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6.69设专人每天监视储罐系统,主要是定时记录罐内液位和各压力表读数、系统是否有泄漏,系统有无其它变化。
6.610如果发生重大外溢,所有人员远离溢洒区50米,并处于上风头。
6.611压力表每半年校准一次,安全阀每年校准一次并附检验合格证加铅封。
6.612排放时应注意周边是否有地下室、下水道,以防止二氧化碳在低洼处聚集,危害人身安全。
- 2025-05-12设计液氨储罐需考量的核心因素:选址布局与罐体设计要点
- 2025-05-12液氮储罐压力升高有何影响及解决方法,速来了解
- 2025-05-01二氧化碳储罐日常检查表:保障安全运行,关注外观与压力指标
- 2025-05-01LNG储存罐挂车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文详解
- 2025-04-22如何挑选优质液氧储罐厂家?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是关键考量
- 2025-04-22液氩储罐与厂房安全间隔标准及重要性解析:确保工业场所安全的关键措施
- 2025-04-07液氧价格波动解析:市场供需与生产成本如何影响工业气体价格走势
- 2025-04-07液氩储罐安全储存与使用的关键:色环标准及相关要求
- 2024-11-20甲烷、 天然气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附典型事故案例)
- 2024-11-20金山区租液氮储罐
- 2024-11-20二氧化碳储罐储槽液位计 招商
- 2024-11-20江西天然气万安有限公司万安县中心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LNG气化站安全现状报告
- 2024-11-20新乡诚德小课堂:大型低温液氮储罐日常维护保养,这几点需注意
- 2024-1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
- 2024-11-20液氨储罐防火安全间距的确定.paper
- 2024-11-20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应用现状
-
液化天然气(LNG)储罐
冲压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安全设施:⒈冲压设备上应··· -
液化石油气(LPG)储罐
冲压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安全设施:⒈冲压设备上应··· -
液化石油气储罐撬装
冲压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安全设施:⒈冲压设备上应··· -
液氯储罐
液氯储罐亦称液氯储槽,是盛装液氯介质的专用压···